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15 12:31 浏览次数 : 字体 : [大 中 小]
省交通运输厅:
现将《“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呈报,请审阅。
“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局“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主要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认真安排部署。认真贯彻省厅《“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把“平安交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负责日常统筹协调和推进工作的处室和人员。从落实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入手,围绕法制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三条主线,先后选择张掖、酒泉、平凉三个路政处作为试点建设单位,以建设“一个体系、一批法规、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一套书”五大成果和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五大体系”为目标,制订了“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的工作指南和路线图。
(二)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制度规范。结合局、处领导班子和安全管理部门的调整,我局及时调整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了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体系,要求各单位在研究安排工作的时候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党政负责人切实落实好首长负责制,分管领导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安全监督员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在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的同时,以梳理行业安全清单、编制责任规范为抓手,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路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追究、“一岗双责”实施办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约谈、重要事项日常报备、挂牌督办、监督检查、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公路巡查、车辆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制度汇编,实现了监督检查法制化和标准化。
(三)健全监管机制,建立责任清单。不断健全安全监管体系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每年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表,认真厘清本单位和每个岗位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盲区和漏洞,防止管理错位和不到位,狠抓责任落实。
(四)围绕重点工作,加大监管力度。两年来,全局上下严格落实路政巡查制度,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段安全管理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路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影响行车安全和畅通的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畅、洁、舒、美的通行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交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一是严格非公路标志牌管理,按照“严控新增、减少存量”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非公路标志牌管理台账,严查新增非公路标志牌,坚决拆除非法设置的非公路标志牌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非公路标志牌。目前,已完成兰州至中川机场高速公路没线非公路标志牌拆除整治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公路桥涵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公路桥梁安全保护区的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公路养护部门开展重点桥涵防汛安全检查,并对辖区路段桥涵安全隐患和利用桥涵埋设管线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三是进一步强化路域环境治理,借助地方政府环境卫生整治等契机,与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密切与养护部门协作配合,对城(村)镇过境段乱堆乱放、摆摊设点、抛洒杂物等违法行为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及时发现和查处路政案件,消除公路安全隐患。四是认真落实国家治超新规和国家五部局、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关于整治公路货车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不断健全路政、公安交警等多部门联勤联动及跨省联合治超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跨省、短途恶意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强行冲卡、暴力抗法等突出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公路设施完好和公路安全畅通。与公安交警、交通运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责,采取固定治超和流动治超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重点线路的超限超载治理力度,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广泛收集案件线索,增加巡查批次,对冲卡、堵塞交通、绕行治超站点、躲避稽查的超限超载车辆加大惩处力度,有效打击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配合养护、收费等部门积极对公路桥隧开展经常性、特殊性检查,加大路面执法力度,严禁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特别是车货总重超过49 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上桥,严防压垮桥梁事故发生,确保公路、桥梁的通行安全。
(六)加强督查检查,强化隐患排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苗头就是隐患、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一是紧紧围绕路政巡查、超限运输、非公路标志牌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对安全隐患归类建档,并及时采取措施或告知各单位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二是节假日、重大节会和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各基层单位进行全覆盖的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列出清单,建立了隐患排查和隐患销号台账,明确了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措施。
(七)推行痕迹管理,实现科技兴安。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安全台帐,做到记录规范、装订整齐,文字档案、电子档案、影相资料归档完整。建立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制作执法文书,确保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备查。对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调查、审核、告知和送达等重点环节实施“痕迹化”管理,文字记录、图片、录音等做到文书规范、程序合理。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路政执法人员上路巡查的安全防护,为全局执法人员统一购买配发了安全防护服装、执法记录仪等安全防护工具。建成了路政监控巡查指挥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电子巡查系统、手持终端巡查和车辆监控定位系统,把日常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和技术运用成果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手段适时掌握路域环境情况和工作动态,辨识风险,有效管控。
(八)强化路政宣传,推进依法治安。结合“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文化基础。一是充分利用微信、安全管理群等新兴网媒,重点从执法安全、交通出行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执法案例、事故警示等方面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引导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不断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二是以超限超载治理和路域环境治理等活动为重点,依托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公路沿线护坡、桥梁、公路电子屏幕、治超检测车等媒体和平台,积极对新《安全生产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提升人民群众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治超与交通安全关系的认知,引导其积极配合路政人员做好爱路护路工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二、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打算
(一)安全保障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线路政执法人员现场执法装备简陋,安全保障设施不到位。
(二)个别路政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淡薄。
(三)安全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事故隐患源辨识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还不够规范。
(四)车辆的日常检修和保养有待加强,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需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车辆车况老旧,使用年限、行驶里程长,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完全适应巡查需要。
2017年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为期5年的“平安交通”创建活动的最后一年,“平安交通”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尽管在“平安交通”体系建设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近期交通运输领域发生的几起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所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将以之为鉴,按照部、厅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不断强化红线意识,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分险辨识及整治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确保责任落实明晰到位,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推进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